一、指导思想
本学期小学语文教研组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核心,深化课程改革,立足小学阶段学生认知特点与语文学习规律,推动课堂教学转型。严格落实 “双减” 政策要求,聚焦课堂效率提升与作业质量优化,通过多元化教研活动,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,丰富学生语文实践体验。同时,结合本组教师教学经验与发展需求,营造互助共进的教研氛围,为学生构建 “读、写、思、践” 一体化的语文学习体系,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,助力其打下坚实的语文学习基础。
二、教研组目标
(一)教师层面
夯实教学基本功,通过专项训练与实践打磨,提升教师文本解读、教学设计与课堂驾驭能力。
完善听课评课机制,以 “问题导向” 开展研讨,促进教师间经验交流,浓厚教研氛围。
深化课堂教学研究,探索符合小学生认知的教学模式,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与质量。
规范课题研究流程,注重研究过程与教学实践结合,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。
(二)学生层面
在课堂学习中,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点与学习方法,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。
在广泛阅读中,积累语言素材与文化常识,培养阅读兴趣与自主阅读能力。
在竞赛活动中,展现语文学习成果,增强自信心,激发主动挑战自我的意识。
在实践活动中,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,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。
三、重点工作
(一)教研组建设
1. 教研组“一课三磨”
“一课三磨”是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重要途径,本学期围绕 “低年级识字教学”“中高年级阅读策略指导” 等核心主题开展活动,聚焦教学中的共性问题,通过 “磨设计、磨课堂、磨改进” 三步推进,形成优质课例,助力教师专业成长。
活动安排:
分低(1-2 年级)、中(3-4 年级)、高(5-6 年级)三个学段开展,每个学段邀请校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参与指导,留存完整课例资料,具体安排如下:
人员:学段组长统筹,每位教师研究所教本年级的某一课题,同年段教师全员参与研讨,完成一篇课文完整课时的教学设计与实践。
形式:
第一磨:磨设计(组内教师共同解读文本,分析学情,初步拟定教学设计;结合学段特点与教学目标,讨论设计可行性,形成初稿)。
第二磨:磨课堂(由一位教师按照初稿授课,听课教师聚焦“目标达成度”“学生参与度”“环节合理性”提出修改建议,完善教学设计)。
第三磨:磨改进(教师使用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再次授课,课后全员深入研讨,总结教学亮点与不足,精修教学设计,整理研课资料归档)。
2. 备课组“一人一课”
以备课组为单位,围绕教材单元主题开展“年级共磨课”活动,合作完成1—2个单元的教学设计、课件制作与资源整合,形成单元教学资料库,实现校内资源共享。期末需提交:单元教学方案、课时教案、配套课件、课堂照片、教学反思及活动总结,优秀课例进行录制存档。
年级 | 时间 | 节次 | 班级 | 课题 | 开课人 |
一 | 11.23 | 1 | 一1 | 《雪地里的小画家》 | 郭幸佳 |
一 | 12.5 | 1 | 一6 | 《对韵歌》 | 黄嘉雯 |
一 | 12.19 | 1 | 一2 | 《小小的船》 | 朱静萍 |
一 | 12.21 | 2 | 一5 | 《四季》 | 盛玲娟 |
一 | 12.25 | 1 | 一8 | 《影子》 | 朱雪琴 |
一 | 12.29 | 2 | 一4 | 《两件宝》 | 董岚霞 |
一 | 1.5 | 2 | 一3 | 《比尾巴》 | 黄诗婷 |
一 | 1.7 | 1 | 一7 | 《乌鸦喝水》 | 庄群芳 |
二 | 11.3 | 2 | 二3 | 葡萄沟 | 王雯娇 |
二 | 11.5 | 2 | 二7 | 黄山奇石 | 董飞 |
二 | 11.12 | 1 | 二5 | 坐井观天 | 高萍 |
二 | 11.12. | 2 | 二6 | 寒号鸟 | 沈卫琴 |
二 | 12.3. | 1 | 二4 | 雾在哪里 | 金洁萍 |
三 | 9.16. | 1 | 三6 | 在牛肚子里旅行 | 潘思怡 |
三 | 11.26. | 2 | 三4 | 富饶的西沙群岛 | 卫静芬 |
三 | 12.3. | 1 | 三3 | 海滨小城 | 李一苗 |
三 | 12.17. | 2 | 三5 | 读不完的大书 | 徐.琴 |
三 | 1.6. | 2 | 三1 | 手术台的阵地 | 谭佳 |
四 | 10.22. | 2 | 四3 | 盘古开天地 | 毛怡婷 |
四 | 10.23. | 2 | 四7 | 14普罗米修斯 | 宋晨晨 |
四 | 10.24. | 2 | 四10 | 盘古开天地 | 姚瑞峰 |
四 | 12.17. | 3 | 四8 | 梅兰芳蓄须 | 戴燕妮 |
四 | 12.24. | 1 | 四5 | 王戎不取道旁李 | 吴燕 |
四 | 1.7. | 1 | 四2 | 王戎不取道旁李 | 徐雨琳 |
四 | 1.9. | 1 | 四9 | 西门豹治邺 | 庄燕 |
四 | 1.15. | 2 | 四6 | 西门豹治邺 | 赵琴琴 |
五 | 10.10 | 2 | 五3 | 猎人海力布 | 杨思佳 |
五 | 10.15 | 2 | 五6 | 圆明园的毁灭 | 潘佳尉 |
五 | 10.15 | 1 | 五9 | 《牛郎织女》 | 李俞娟 |
五 | 10.17 | 2 | 五9 | 古诗三首 | 沈红芳 |
五 | 10.23 | 1 | 五5 | 太阳 | 蔡秋良 |
五 | 10.24 | 1 | 五8 | 松鼠 | 沈杨杨 |
五 | 10.24 | 2 | 五10 | 松鼠 | 罗雨萌 |
五 | 10.30 | 1 | 五4 | “精彩极了”和“糟糕透了” | 赵东艳 |
五 | 10.31 | 1 | 五1 | 《慈母情深》 | 邓兰娟 |
五 | 12.18 | 2 | 五5 | 故人谈读书 | 黄妹芳 |
六 | 9.18 | 2 | 六3 | 盼 | 周丽 |
六 | 10.24 | 2 | 六7 | 桥 | 雍加玮 |
六 | 11.18 | 2 | 六10 | 夏天里的成长 | 戴依敏 |
六 | 11.24 | 3 | 六1 | 伯牙鼓琴 | 陈佳丽 |
六 | 11.24 | 2 | 六9 | 只有一个地球 | 张偲铭 |
六 | 11.25 | 1 | 六2 | 只有一个地球 | 吴雪琴 |
六 | 12.2 | 1 | 六6 | 书戴嵩画牛 | 仲靖莲 |
六 | 12.11 | 1 | 六4 | .光曲 | 张婷 |
六 | 1.29 | 2 | 六5 | .光曲 | 黄妹芳 |
3. 备课组“站立式”教研
由备课组长牵头,结合教学进度与实际问题,开展“主题式”“站立式”短教研,每月至少2次。打破传统教研时间、形式限制,利用课后 15-20 分钟,围绕“生字教学难点突破”“阅读答题技巧指导”“作文片段批改方法”等具体主题,聚焦问题、快速研讨、形成方案。每次教研后,由记录人整理教研主题、核心观点与解决措施,填写《教研记录手册》,纳入备课组研修档案,实现问题及时解决、经验持续积累。
(二)课堂教学常规
1. “七认真”工作
根据《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作业规范化要求(语文)》规范作业类型和批改格式,做到统一、整洁。同时结合吴江区教研室调研相关要求,本学期针对备课、作业、研修手册三个方面进行了建议优化,大作详批每次批改人数调整为班级人数的¼。教师的电子备课由备课组分工共同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电子备课,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。所有老师按照方案的要求认真完成“七认真”工作,教研组做好“七认真”每.的检查工作。
2. 课堂教学
严格执行课程计划,按课表、教学进度授课,教师提前 2 分钟进课堂准备,准时下课,杜绝拖堂与随意调课。课堂教学中,结合小学生注意力特点,采用“情境导入、小组合作、游戏互动、成果展示” 等方式,构建 “生本课堂”;利用学习共同体,设计阶梯式任务,引导学生自主探究、合作交流,培养语文思维;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,关注学生课堂状态,及时给予鼓励与指导,营造轻松、积极的课堂氛围。
(三)教师个人成长
1. ☆微项目研究
期初备课组会议确定 2 个微课题(如 “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策略研究”“中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方法研究”),组内教师分工,每人负责 1 个研究方向,每月结合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探索。将 “一课三研”“单元共研课” 与微课题研究结合,在教学实践中收集数据、总结经验,每月撰写 1 篇研究随笔,期末形成微课题研究报告,实现 “教学即研究”。
2. 读书活动
以“提升语文教学能力”为核心,开展“教师读书分享会”,推荐《给语文教师101条建议》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》等书籍,教师分享阅读感悟与实践应用案例;同时创办“红梨书房”旨在让更多热爱阅读与写作的教师相互陪伴,过一种积极而温暖的专业生活;让积极进取的教师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,提高青年教师整体的专业水平;让种子教师的成长带动更多教师的成长,建设一支强而有力的教师队伍。
3. 基本功练习
制定“每月基本功训练计划”:9 月开展“粉笔字书写比赛”,要求教师每天练习 10 分钟,月末展示评比;10月进行“课文朗读展示,录制音频,组内互评,提升朗读感染力;11 月组织“单元测试命题竞赛”,依据课程标准与学情,设计科学、合理的测试题,提高命题能力;12 月开展“教学设计评比”,聚焦核心素养目标,评选优秀设计案例,以练促学、以赛促提升。
(四)学生成长
1. 每.微竞赛
各年级每.至少开展一次学科微竞赛活动,各备课组在期初定好微竞赛内容。
年级 | 微竞赛主题 |
一年级 | 对对子、猜字谜、拼音竞赛、阅读知识竞赛(必读书目) |
二年级 | 查字典竞赛、写字竞赛、古诗词竞赛、笠翁对韵竞赛 |
三年级 | 朗读竞赛、写字竞赛、必读书目知识竞赛、非连续文本竞赛、小古文竞赛 |
四年级 | 朗读会、诗词大会、学科能力竞赛、小古文竞赛 |
五年级 | 小古文竞赛、阅读理解、整本书阅读竞赛、每周一诗与文学常识竞赛 |
六年级 | 小古文知识竞赛、整书阅读竞赛、每周一诗、文学常识竞赛阅读理解竞赛 |
2. 比赛项目
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语文竞赛:校级层面组织“校园作文大赛”“硬笔书法大赛”;区级层面推荐学生参加各种各类征文比赛;省级层面动员学生参与 “江苏省诗歌大赛”,赛前安排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,帮助学生提升竞赛能力,展现语文素养。
3. 其他活动
依托校园活动平台,开展多元化语文实践活动:利用“校园文化节”举办“课本剧表演大赛”,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化对课文的理解;开设“班级读书角”,定期开展“读书分享会”,培养阅读习惯;低年段开展“拼音王国闯关”“汉字寻宝” 活动,中年段开展 “同书论道”“手抄报制作”活动,高年段开展 “辩论赛” 活动,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魅力,实现“在玩中学、在做中学”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程开甲小学举行长三角示范区项目化整书阅读推进会